一、牙周病成因是什麼?為什麼會得牙周病?
造成牙周病主要的原因是附著在牙齒表面上的細菌叢—牙菌斑。
口腔衛生不佳或是清潔方式不正確,會導致牙周病細菌、牙菌斑、牙結石、食物殘渣堆積在牙齒周圍,並沿著牙根表面往根尖處累積。
若是無法經過有效的清潔將牙菌斑清除,細菌就會在口腔內造成持續性的發炎,破壞牙周組織,而造成牙周病。
二、牙周病的分類有哪些?
牙周病其實指的就是牙齦、牙周膜、與齒槽骨等牙齒周邊組織的炎症,可大致依齒槽骨有無被侵犯等病況,分為牙齦炎與牙周炎二大類:
- 牙齦炎:屬於最初的牙周疾病,發炎範圍侷限於牙齦組織。
>>>常見症狀為牙齦紅腫出血、隱隱疼痛、刷牙時牙齦出血現象。
- 牙周炎:產生牙周囊袋,發炎症狀向更深層的牙周組織蔓延,促使牙齒周圍的齒槽骨也遭破壞。
>>>依嚴重程度分為初期、中期、後期。
1.初期症狀:牙齦紅腫發炎的情形會持續出現。
2.中期症狀:牙周韌帶破壞導致齒槽骨喪失後,牙周囊袋會隨著骨頭的流失而愈來愈深,牙齒會因牙齦的萎縮而使牙根暴露。
3.後期症狀:齒槽骨大量流失,牙齒大幅度動搖並產生明顯的移位、牙縫變大造成發音口齒不清、口臭的味道加劇,嚴重時甚至會有牙齒脫落的情形。
| 牙周病的進程:牙齦炎 → 牙周炎初期 → 牙周炎中期 → 牙周炎後期
三、牙周病的症狀及嚴重性
- 牙肉紅腫容易出血、發膿
- 牙肉萎縮、牙根裸露及敏感
- 牙縫變大
- 口臭
- 牙齒搖動
- 牙齒位置改變或變長
- 咀嚼無力
- 牙齒脫落的狀況
四、牙周病治療有哪些?
牙周病的治療方式可分成手術與非手術治療,以下介紹3種較常見的牙周病治療方式。
- 非手術治療
將專用器械伸入牙齦溝內,將牙菌斑、牙結石和毒素刮除乾淨。時間大約需花費1~2個月不等,以便觀察牙周組織清除後牙齦改善的狀況。
- 手術治療
1.牙周翻瓣及修骨手術:局部麻醉下,牙周翻瓣手術會將牙齦翻開,徹底的清除牙根之牙結石及致病細菌。如果發現骨頭有不規則的現象,可以透過手術修整齒槽骨的形態。通常會修整成「扇形邊」,符合牙齒的生理狀態,此種狀況就是所謂的修骨手術。
2.牙周再生手術:牙周病發病後,會沿著牙根表面破壞支持組織,包括牙周韌帶、齒槽骨、牙骨質及一部份的軟組織,因此此狀況著重在骨頭缺損的部份,將缺損的齒槽骨、牙周韌帶、牙骨質的結構重生。
五、3個方法預防牙周病
- 使用正確的潔牙方式、潔牙工具
1.牙線:刷牙前搭配牙線清潔,透過細線刮除齒間的牙菌斑。
2.牙刷:徹底清潔牙齒一般推薦貝氏刷牙法,刷完所有牙齒大概需要3-5分鐘。
3.牙間刷:牙縫較大、或是有做過牙周病手術者,可以做為輔助工具使用
- 定期檢查、洗牙
全民健保有給付,每半年到一年定期檢查並接受超音波洗牙,除了可以清除牙結石外,也能提早發現牙周病。
- 飲食
適當的補充營養,能夠幫助免疫系統對抗感染,建議攝取富含抗氧化效果的食物與營養素,例如維生素E與維生素C等等。
| 及早發現及早治療
當您發現到有牙周病的相關症狀,可能是牙周問題的警訊,建議找專業的醫師檢查診斷,及早控制、及早安排治療。